“時維九月,疊翠流金。”很榮幸能夠和“絲路國際人才聯盟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及各理事單位的朋友們相聚在金色的九月,共商絲路國際人才發展大計。首先,謹向“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絲路國際人才聯盟”以及理事長、副理事長、各理事單位長期以來對中國通號的關心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培育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深化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等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絲路國際人才聯盟成立以來,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從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高度,將人才國際化作為“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抓手,推動完成了政策研究、企業調研、頂層設計、人才培訓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構建了高層次的國際化人才交流平臺,聚集了一支規模大、層次高、具有全球視野世界眼光、熟悉國際業務和國際經貿規則、富有創新精神的國際化師資隊伍和人才隊伍,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筑牢了強大的事業根基。
今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再次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本屆絲路國際人才聯盟理事會年會的主題為“加快人才體系建設,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深化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下面,我就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及國際化人才培養,分享四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一、深刻理解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時代意義
(一)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中國企業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的必然選擇。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就必然要求中國企業尋求新動能、開創新技術、優化新結構、拓展新局面,全面提升“硬實力”與“軟實力”,不能只局限于規模與速度,而要追求高質量與高效益。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中國企業主動應變、實現集體崛起的重要路徑。面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的國際形勢,面對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穩定繁重任務以及嚴峻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要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緊隨“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融進去”,努力超越全球標桿。
(二)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國有企業發揮“六個力量”作用,服務國家大局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企必須具備“六個力量”。中央企業是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和重要載體,作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承擔著促進對外貿易和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的重要職責。只有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打造“一帶一路”建設央企標桿,才能更有效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行央企責任。
(三)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助力“一帶一路”,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的必然選擇。我們常說發展思路選擇要“綱舉目張”,當前我國對內應當是以“新型城市化”為發展的“綱”,著力促進城市化進程,促進中國居民收入增長,為擴大以最終消費為目標的內需和共同富裕創造條件。我國發展外部應當以處理好“中美關系”為“綱”,創造和發展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在內需擴大的基礎上,締造以國際貿易和投資中性化為代表的制度性開放體系,使中國日益擴大的市場有機融入世界,由此來捍衛和引領全球化。“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正確把握中國發展、美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的關系,積極應對全球治理新課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有利于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
(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實現中國人民共同富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他強調,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合作理念,攜手打造開放合作平臺,為各國合作發展提供新動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開放的共同體,是共享的共同體,是共同富裕的共同體,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有利于構建高質量的開放合作平臺,全球范圍內積聚優勢資源和力量,為世界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產品與服務,從而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二、準確把握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科學內涵